2025年上半年,阿拉善盟供销合作社深化“党建+”融合发展模式,以红色引擎驱动供销主责主业提质增效。通过实施“七项举措”,在农资保供、农畜产品流通等领域打造出独具供销特色的党建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筑牢春耕“压舱石”
盟供销合作社坚持紧贴中心工作,紧抓关键环节不放松。以大力实施“绿色农资”行动为抓手,成立盟旗两级农资保供专班,构建“储备-调运-供应”全链条服务体系。调运各类农资1.37万吨,有机肥、水溶肥占比达11.21%,全系统化肥供应量占社会需求44.3%,稳价保供成效显著。开展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农牧业社会化服务覆盖4.25万亩次,多渠道组织调运平价饲草料404.6吨,精准对接农牧民需求。建立化肥动态监测机制,实时掌握尿素1665吨、二铵1489吨商业储备情况。
畅通惠民“微循环”
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实施旗域流通网络提升工程,通过“中心+基层社+综合服务社+车轮供销”立体模式,创新“固定网点+流动配送+电商赋能”服务矩阵,日用消费品配送实现苏木镇全覆盖。阿拉善农管家微信小程序平台上线运营,拓展网上生鲜配送服务。联合多家部门开展“青耘北疆、善为青春”电商直播系列活动,27名直播达人同台竞技,利用两个小时直播实现销售总额达9.3万元,销售订单总量1118笔,最高单场销售额突破万元的好成绩,绘就“党旗红”引领供销绿色大通道新图景,也让供销力量成为激活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新引擎。
链接京蒙“连心桥”
牵头组织系统企业、基层社、合作社积极参与年货节、国际展销会等,开展“城乡双促”活动,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京蒙协作发挥供销作用,积极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首农大厨房供应链集团洽谈合作,把更多更优质的阿拉善特色产品推向北京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行供应链集采供合作签约活动,盟供销合作社企业总公司成为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土特产供应链分会成员单位,为阿拉善的土特产更好地走向北京搭建桥梁;组织4家企业亮相第二届“京津冀晋蒙”名优农产品供销大集,让驼绒制品、苁蓉系列产品走出大漠;推荐2家企业入驻北京市竞园文化产业园农品汇内蒙古农畜产品销售专区,进一步拓宽“蒙品进京”销售渠道。
助企行动“解难题”
为扎实开展“六个行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升经营活力。联合多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阿拉善左旗海日瀚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助企行动,详细了解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现状、发展规划及面临的实际困难,针对该专业合作社在生产、销售、管理、资金周转等方面的痛点难点堵点,精准对接专业合作社需求,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
三位一体“促发展”
为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小农牧户与现代农牧业的有效衔接,较好地整合资源,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带动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指导阿左旗供销合作社成立由旗社属企业、镇管企业、嘎查股份经营合作社、原巴润别立镇基层社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的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通过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模式开展经营业务。以点带面推广“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模式,积极协调农资供应渠道、相关部门项目资金及金融服务等,推动以集体经济入股村民参与返利的基层社发展。
文旅供销“新引擎”
多次参与和举办特色产品展销会,通过创新“党建引领+科普赋能+体验营销”的模式,实现销售与品牌传播双赢。借势第十四届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和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洽谈会,打造“文旅搭台、供销唱戏”新模式,积极引导商界精英品鉴双峰驼奶、精品苁蓉,其独特品质与文化内涵引发关注。以“沉浸式”体验推动特色产业破圈,打造党建引领文旅健康消费的鲜活样本。
为牧服务“最后一公里”
盟供销合作社党员流动服务队打造“车轮上的供销社”,上半年累计配送日用消费品21次,穿行1.58万公里,配送物资超12万元,搭载物品1020多件。供销流动服务车穿梭苏木镇,既配送日用消费品,又解决饲草料供应难题,累计供应饲草料404.6吨,让“车轮上的供销社”成为流动的惠民服务站,将党的关怀送到农牧民家门口。
2025年上半年,阿拉善盟供销合作社深化“党建+”融合发展模式,以红色引擎驱动供销主责主业提质增效。通过实施“七项举措”,在农资保供、农畜产品流通等领域打造出独具供销特色的党建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筑牢春耕“压舱石”
盟供销合作社坚持紧贴中心工作,紧抓关键环节不放松。以大力实施“绿色农资”行动为抓手,成立盟旗两级农资保供专班,构建“储备-调运-供应”全链条服务体系。调运各类农资1.37万吨,有机肥、水溶肥占比达11.21%,全系统化肥供应量占社会需求44.3%,稳价保供成效显著。开展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农牧业社会化服务覆盖4.25万亩次,多渠道组织调运平价饲草料404.6吨,精准对接农牧民需求。建立化肥动态监测机制,实时掌握尿素1665吨、二铵1489吨商业储备情况。
畅通惠民“微循环”
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实施旗域流通网络提升工程,通过“中心+基层社+综合服务社+车轮供销”立体模式,创新“固定网点+流动配送+电商赋能”服务矩阵,日用消费品配送实现苏木镇全覆盖。阿拉善农管家微信小程序平台上线运营,拓展网上生鲜配送服务。联合多家部门开展“青耘北疆、善为青春”电商直播系列活动,27名直播达人同台竞技,利用两个小时直播实现销售总额达9.3万元,销售订单总量1118笔,最高单场销售额突破万元的好成绩,绘就“党旗红”引领供销绿色大通道新图景,也让供销力量成为激活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新引擎。
链接京蒙“连心桥”
牵头组织系统企业、基层社、合作社积极参与年货节、国际展销会等,开展“城乡双促”活动,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京蒙协作发挥供销作用,积极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首农大厨房供应链集团洽谈合作,把更多更优质的阿拉善特色产品推向北京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行供应链集采供合作签约活动,盟供销合作社企业总公司成为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土特产供应链分会成员单位,为阿拉善的土特产更好地走向北京搭建桥梁;组织4家企业亮相第二届“京津冀晋蒙”名优农产品供销大集,让驼绒制品、苁蓉系列产品走出大漠;推荐2家企业入驻北京市竞园文化产业园农品汇内蒙古农畜产品销售专区,进一步拓宽“蒙品进京”销售渠道。
助企行动“解难题”
为扎实开展“六个行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升经营活力。联合多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阿拉善左旗海日瀚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助企行动,详细了解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现状、发展规划及面临的实际困难,针对该专业合作社在生产、销售、管理、资金周转等方面的痛点难点堵点,精准对接专业合作社需求,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
三位一体“促发展”
为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小农牧户与现代农牧业的有效衔接,较好地整合资源,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带动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指导阿左旗供销合作社成立由旗社属企业、镇管企业、嘎查股份经营合作社、原巴润别立镇基层社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的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通过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模式开展经营业务。以点带面推广“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模式,积极协调农资供应渠道、相关部门项目资金及金融服务等,推动以集体经济入股村民参与返利的基层社发展。
文旅供销“新引擎”
多次参与和举办特色产品展销会,通过创新“党建引领+科普赋能+体验营销”的模式,实现销售与品牌传播双赢。借势第十四届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和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洽谈会,打造“文旅搭台、供销唱戏”新模式,积极引导商界精英品鉴双峰驼奶、精品苁蓉,其独特品质与文化内涵引发关注。以“沉浸式”体验推动特色产业破圈,打造党建引领文旅健康消费的鲜活样本。
为牧服务“最后一公里”
盟供销合作社党员流动服务队打造“车轮上的供销社”,上半年累计配送日用消费品21次,穿行1.58万公里,配送物资超12万元,搭载物品1020多件。供销流动服务车穿梭苏木镇,既配送日用消费品,又解决饲草料供应难题,累计供应饲草料404.6吨,让“车轮上的供销社”成为流动的惠民服务站,将党的关怀送到农牧民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