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巴彦淖尔市供销社聚焦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这一重点任务,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系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市供销合作社立足职能职责,持续推动农资供应、农畜产品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重点工作扩面提标。至5月底,系统购进总额实现11.63亿元,销售总额13.51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25.6%,其他如农畜产品购进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
二是持续提升组织力、影响力。稳步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持续抓基层、强基础。2025年新纳入巴彦淖尔市宏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杭锦后旗三星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4家专业合作社进入供销系统,为农服务队伍不断壮大,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社会化服务取得新进展。积极采取生产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智能配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至5月底,全市供销系统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38.64万亩次,同比增长19.2%;土地托管面积29万亩,同比增长11.33%。持续推进与山东供发集团的合作,在五原县胜丰镇、新公中镇启动全程社会化服务,今年流转土地近1万亩。
四是强化流通服务网络。发挥全国供销体系健全、流通网络庞大、市场潜力广阔的优势,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春节前,市供销合作社联合今日社区开展“党建联建聚合力 助农惠民迎新春”活动,组织17家企业商户近100种商品进行销售;在维多利芝麻宝贝街举办“供销年货节”,组织50多家企业参加展示展销,助力农产品销售的同时,为群众带来优惠、便利的服务。筛选系统英格苏、好联丰等5家企业,推荐入驻北京市供销合作社竞园文化产业园农品汇内蒙古农畜产品销售专区。组织杭锦后旗旭一牧业成功申报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保供型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争取到补贴资金150万元。
五是优化农资供应。市供销合作社主动对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下属浙农(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在各旗县区陆续开展助农惠农保障春耕备耕活动,为农户提供优质的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针对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给予技术指导与培训。积极引导系统内农资经营网点通过农资直供、提前进货等方式平抑农资价格,推广线上订购、线下配送、送货上门、信用赊账等销售模式,最大程度节约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组织3家农资企业进入“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已调入化肥7.86万吨,农膜0.75万吨。
六是联合社治理不断完善。组织召开市供销合作社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第一届监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对2025年全市供销系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持续加强社有资产管理,规范基层合作经济组织“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上半年,巴彦淖尔市供销社聚焦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这一重点任务,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系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市供销合作社立足职能职责,持续推动农资供应、农畜产品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重点工作扩面提标。至5月底,系统购进总额实现11.63亿元,销售总额13.51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25.6%,其他如农畜产品购进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
二是持续提升组织力、影响力。稳步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持续抓基层、强基础。2025年新纳入巴彦淖尔市宏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杭锦后旗三星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4家专业合作社进入供销系统,为农服务队伍不断壮大,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社会化服务取得新进展。积极采取生产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智能配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至5月底,全市供销系统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38.64万亩次,同比增长19.2%;土地托管面积29万亩,同比增长11.33%。持续推进与山东供发集团的合作,在五原县胜丰镇、新公中镇启动全程社会化服务,今年流转土地近1万亩。
四是强化流通服务网络。发挥全国供销体系健全、流通网络庞大、市场潜力广阔的优势,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春节前,市供销合作社联合今日社区开展“党建联建聚合力 助农惠民迎新春”活动,组织17家企业商户近100种商品进行销售;在维多利芝麻宝贝街举办“供销年货节”,组织50多家企业参加展示展销,助力农产品销售的同时,为群众带来优惠、便利的服务。筛选系统英格苏、好联丰等5家企业,推荐入驻北京市供销合作社竞园文化产业园农品汇内蒙古农畜产品销售专区。组织杭锦后旗旭一牧业成功申报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保供型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争取到补贴资金150万元。
五是优化农资供应。市供销合作社主动对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下属浙农(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在各旗县区陆续开展助农惠农保障春耕备耕活动,为农户提供优质的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针对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给予技术指导与培训。积极引导系统内农资经营网点通过农资直供、提前进货等方式平抑农资价格,推广线上订购、线下配送、送货上门、信用赊账等销售模式,最大程度节约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组织3家农资企业进入“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已调入化肥7.86万吨,农膜0.75万吨。
六是联合社治理不断完善。组织召开市供销合作社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第一届监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对2025年全市供销系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持续加强社有资产管理,规范基层合作经济组织“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