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农户们切实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益处。五原县供销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深挖土地资源、放大特色优势、延伸产业链条,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大田黄柿子种植,使小农户融入大产业、牵手大市场,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标准化种植
农民吃下“定心丸”
走进五原县隆兴昌镇联星村的黄柿子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的株苗预示着丰收的希望。种植户庄全胜正在修剪枝条,干劲十足。“合作社提供种苗、农资、技术的‘一条龙’服务,我们按标准种植,企业按保底价每斤1.3元至1.4元回收,省心又省力!”五原县隆兴昌镇联星村的农户庄全胜说,在五原县供销合作社创办的草原敕勒川生态农业合作社带动下,他种植的25亩黄柿子,预计亩产可达12000斤,纯收入超万元。
该基地占地350亩,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统一流转土地、育苗,推行标准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配套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显著提升了土地效益。基地带动周边15户农户种植老品种黄柿子,亩产达1.2万斤,平均售价每斤1.5元,亩均纯收入达11000元,总产值约550万元,收益超300万元。
为保障黄柿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五原县社积极寻求科技支撑。一方面,针对土壤PH酸碱度偏高、盐碱化等问题,通过专家指导和土壤检测,创新采用“传统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基肥配方,并改进施肥方式,由陇道沟施改为满地撒施后旋耕反扣,确保有机质肥料均匀播撒并在土壤中自然发酵;另一方面,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武汉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老品种黄柿子种子的提纯复壮及高抗稳产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品种退化、品质不稳的难题,为产业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联农带农
拓宽共富新路径
渠道少、名气小、缺乏品牌建设,曾是五原县黄柿子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五原县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成功注册“倔老庄”等品牌商标,并组织系统企业积极参加“京蒙协作”、广交会、重庆火锅节等各类展会,大幅提升产品曝光度。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涵盖果汁、果酱、调味酱、火锅底料等,其系列产品连续三年农残“零检出”,获评内蒙古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并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成为母婴群体信赖的安心选择。
黄柿子产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五原县供销合作社牵头与农户签订种植回收合同,发展订单种植1000亩,累计收储2500吨,带动200户农户稳定增收,每亩较传统作物增收约千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收益+劳务打工”的多元增收模式,以及村集体帮扶协议,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鼓起“钱袋子”。
“五原黄柿子产业的崛起,是五原县供销合作社系统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合作社+’模式聚合资源、科技赋能破解难题、品牌驱动提升价值、全链布局增强韧性、品质坚守赢得市场,成功将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五原县特色农业发展贡献了供销合作社力量。”五原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和平说。
近几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农户们切实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益处。五原县供销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深挖土地资源、放大特色优势、延伸产业链条,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大田黄柿子种植,使小农户融入大产业、牵手大市场,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标准化种植
农民吃下“定心丸”
走进五原县隆兴昌镇联星村的黄柿子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的株苗预示着丰收的希望。种植户庄全胜正在修剪枝条,干劲十足。“合作社提供种苗、农资、技术的‘一条龙’服务,我们按标准种植,企业按保底价每斤1.3元至1.4元回收,省心又省力!”五原县隆兴昌镇联星村的农户庄全胜说,在五原县供销合作社创办的草原敕勒川生态农业合作社带动下,他种植的25亩黄柿子,预计亩产可达12000斤,纯收入超万元。
该基地占地350亩,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统一流转土地、育苗,推行标准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配套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显著提升了土地效益。基地带动周边15户农户种植老品种黄柿子,亩产达1.2万斤,平均售价每斤1.5元,亩均纯收入达11000元,总产值约550万元,收益超300万元。
为保障黄柿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五原县社积极寻求科技支撑。一方面,针对土壤PH酸碱度偏高、盐碱化等问题,通过专家指导和土壤检测,创新采用“传统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基肥配方,并改进施肥方式,由陇道沟施改为满地撒施后旋耕反扣,确保有机质肥料均匀播撒并在土壤中自然发酵;另一方面,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武汉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老品种黄柿子种子的提纯复壮及高抗稳产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品种退化、品质不稳的难题,为产业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联农带农
拓宽共富新路径
渠道少、名气小、缺乏品牌建设,曾是五原县黄柿子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五原县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成功注册“倔老庄”等品牌商标,并组织系统企业积极参加“京蒙协作”、广交会、重庆火锅节等各类展会,大幅提升产品曝光度。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涵盖果汁、果酱、调味酱、火锅底料等,其系列产品连续三年农残“零检出”,获评内蒙古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并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成为母婴群体信赖的安心选择。
黄柿子产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五原县供销合作社牵头与农户签订种植回收合同,发展订单种植1000亩,累计收储2500吨,带动200户农户稳定增收,每亩较传统作物增收约千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收益+劳务打工”的多元增收模式,以及村集体帮扶协议,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鼓起“钱袋子”。
“五原黄柿子产业的崛起,是五原县供销合作社系统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合作社+’模式聚合资源、科技赋能破解难题、品牌驱动提升价值、全链布局增强韧性、品质坚守赢得市场,成功将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五原县特色农业发展贡献了供销合作社力量。”五原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