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为所服务玉米田地进行飞防作业。鄂尔多斯市社供图
当前,正值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玉米收获的关键时期,前期的灌溉、追肥效果正在显现,确保颗粒归仓更是耽误不得。然而,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大树湾村农户王二才却成了轻松的 “甩手掌柜”。“过去种地啥事儿都得自己扛,人跟庄稼得‘扎’在地里,现在我跟鄂尔多斯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合作,测土配肥、土地旋耕、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获、仓储烘干、销售这些环节全交给他们管,省心又高效!” 王二才满脸轻松地说。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供销合作社聚焦农业生产薄弱环节,专门成立鄂尔多斯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破解 “谁来种地” 难题的重要抓手。经过近十年的坚守与创新,这里逐步形成一个集农资供应、测土配肥、农机服务、仓储烘干于一体的为农服务综合体,成功打通为农服务 “最后一公里”。
测土配肥送科技
化肥直供降成本
“以前买化肥就是跟风,别人买啥我就买啥,钱没少花,产量却上不去。” 提起过去买化肥的经历,王二才连连摇头。如今,他成了为农服务中心测土配肥服务的“铁杆粉丝”:“供销合作社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给我们配肥,玉米长得特别好!”
鄂尔多斯市社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光介绍:“我们投入14万元购置了智能配肥机,建起土肥化验室,还培训了2名专职肥料化验员,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需求制定专用配方肥,让‘科学测土、精准施肥’真正落到实处。”2018年以来,为农服务中心累计测定土壤样品700余份,供应测土配肥5000余吨、其他各类化肥30000余吨。2024年承担达拉特旗2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时,联合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定制的专用肥更是覆盖了100个村、40万余亩土地。
此外,为农服务中心打通农资供应 “最后一公里”,创新推出 “直供直销” 模式,让农牧民能买到平价放心肥。今年以来,为农服务中心已购进化肥 1.6 万余吨,稳稳托住了农业生产的 “肥料底”。
服务链条向下延
田间地头全覆盖
“不光是肥料,种子、农药、节水设备在这儿都能一站买齐,太方便了!” 正在服务大厅挑选玉米种子的村民邬建雄笑着说。
在农药服务区,崭新的配药站里设备齐全。“2022 年建成这个配药站后,一次能配30吨药。这几年累计完成62万亩的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户再也不用自己背着药桶满地跑了。” 郝光指着配药设备说。
据了解,为农服务中心已连续3年承接达拉特旗农技推广中心统防统治项目,带动周边农牧民、合作社和种植企业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有效降低了除草剂、杀虫剂的使用量。其中,玉米除草剂使用量每亩降低70毫升,降幅28%,每亩除草成本减少10元,不仅实现了提质增效,还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推动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为缓解农作物连作障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服务中心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研究院起草的 “利用新型生物有机肥缓解农作物连作障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项目,通过鄂尔多斯市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评审并予以立项。这也让中心实现了从“生产、销售”到“研发、生产、销售”的全链条延伸。
从种到收全托管
农机烘干解民忧
“春种时他们来耕地旋地,秋收时机器直接到地里收割,拉回去还能帮忙烘干储存,我们现在种地轻松得很!” 说起为农服务中心的农机服务,邬建雄赞不绝口。
依托生产托管项目,鄂尔多斯市社为农服务中心的农机队伍成了田间地头的 “主力军”。2022 年至 2024 年,为农服务中心累计收割玉米面积2.4万亩,运输玉米1万余吨,完成耕、旋、种作业3万余亩,并高标准完成秸秆还田、深耕深翻等项目。两座各仓储1.2万吨的粮仓和日处理能力150吨的烘干塔,每年可为农牧民代烘代储玉米1万余吨,仅2024 年就帮助农民增收30余万元。
从测土配肥的精准起点,到打通粮食归仓的“最后一公里”,鄂尔多斯市社为农服务中心的足迹已遍布全市多个旗县,年服务面积突破50万亩,惠及农牧户6000余家,成为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支撑。鄂尔多斯市社副主任宋卫红表示:“为农服务中心全力满足农户在耕、种、管、储、收等全环节服务需求,现已形成集农资供应、统防统治、农机服务、农技培训、粮食代烘代储、寄递物流、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服务周到、收费合理、质量可靠广受农牧民的好评。
工作人员为所服务玉米田地进行飞防作业。鄂尔多斯市社供图
当前,正值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玉米收获的关键时期,前期的灌溉、追肥效果正在显现,确保颗粒归仓更是耽误不得。然而,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大树湾村农户王二才却成了轻松的 “甩手掌柜”。“过去种地啥事儿都得自己扛,人跟庄稼得‘扎’在地里,现在我跟鄂尔多斯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合作,测土配肥、土地旋耕、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获、仓储烘干、销售这些环节全交给他们管,省心又高效!” 王二才满脸轻松地说。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供销合作社聚焦农业生产薄弱环节,专门成立鄂尔多斯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破解 “谁来种地” 难题的重要抓手。经过近十年的坚守与创新,这里逐步形成一个集农资供应、测土配肥、农机服务、仓储烘干于一体的为农服务综合体,成功打通为农服务 “最后一公里”。
测土配肥送科技
化肥直供降成本
“以前买化肥就是跟风,别人买啥我就买啥,钱没少花,产量却上不去。” 提起过去买化肥的经历,王二才连连摇头。如今,他成了为农服务中心测土配肥服务的“铁杆粉丝”:“供销合作社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给我们配肥,玉米长得特别好!”
鄂尔多斯市社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光介绍:“我们投入14万元购置了智能配肥机,建起土肥化验室,还培训了2名专职肥料化验员,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需求制定专用配方肥,让‘科学测土、精准施肥’真正落到实处。”2018年以来,为农服务中心累计测定土壤样品700余份,供应测土配肥5000余吨、其他各类化肥30000余吨。2024年承担达拉特旗2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时,联合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定制的专用肥更是覆盖了100个村、40万余亩土地。
此外,为农服务中心打通农资供应 “最后一公里”,创新推出 “直供直销” 模式,让农牧民能买到平价放心肥。今年以来,为农服务中心已购进化肥 1.6 万余吨,稳稳托住了农业生产的 “肥料底”。
服务链条向下延
田间地头全覆盖
“不光是肥料,种子、农药、节水设备在这儿都能一站买齐,太方便了!” 正在服务大厅挑选玉米种子的村民邬建雄笑着说。
在农药服务区,崭新的配药站里设备齐全。“2022 年建成这个配药站后,一次能配30吨药。这几年累计完成62万亩的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户再也不用自己背着药桶满地跑了。” 郝光指着配药设备说。
据了解,为农服务中心已连续3年承接达拉特旗农技推广中心统防统治项目,带动周边农牧民、合作社和种植企业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有效降低了除草剂、杀虫剂的使用量。其中,玉米除草剂使用量每亩降低70毫升,降幅28%,每亩除草成本减少10元,不仅实现了提质增效,还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推动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为缓解农作物连作障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服务中心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研究院起草的 “利用新型生物有机肥缓解农作物连作障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项目,通过鄂尔多斯市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评审并予以立项。这也让中心实现了从“生产、销售”到“研发、生产、销售”的全链条延伸。
从种到收全托管
农机烘干解民忧
“春种时他们来耕地旋地,秋收时机器直接到地里收割,拉回去还能帮忙烘干储存,我们现在种地轻松得很!” 说起为农服务中心的农机服务,邬建雄赞不绝口。
依托生产托管项目,鄂尔多斯市社为农服务中心的农机队伍成了田间地头的 “主力军”。2022 年至 2024 年,为农服务中心累计收割玉米面积2.4万亩,运输玉米1万余吨,完成耕、旋、种作业3万余亩,并高标准完成秸秆还田、深耕深翻等项目。两座各仓储1.2万吨的粮仓和日处理能力150吨的烘干塔,每年可为农牧民代烘代储玉米1万余吨,仅2024 年就帮助农民增收30余万元。
从测土配肥的精准起点,到打通粮食归仓的“最后一公里”,鄂尔多斯市社为农服务中心的足迹已遍布全市多个旗县,年服务面积突破50万亩,惠及农牧户6000余家,成为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支撑。鄂尔多斯市社副主任宋卫红表示:“为农服务中心全力满足农户在耕、种、管、储、收等全环节服务需求,现已形成集农资供应、统防统治、农机服务、农技培训、粮食代烘代储、寄递物流、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服务周到、收费合理、质量可靠广受农牧民的好评。